欢迎访问霍山县中医院官网!
您当前所在位置:网站首页 > 养生保健 > 养生保健知识

【漫话中医】每月痛经准时报到......中医教你锦囊妙招!

发布时间:2025-05-13 08:18:40 信息来源:中国中医 编辑:雷黄伟 林嘉鑫 许恬忻 刘畅 朱昌昊 访问次数:20 字体大小:

1.jpg

2.jpg

3.jpg

4.jpg

中医称之为“经行腹痛”

其病机可归为

“不通则痛”或“不荣则痛”

前为实证,因气血阻滞引起

后为虚证,因气血虚弱或肝肾不足引起

《黄帝内经》有言

“实则泄之,虚则补之”

中医强调辨证论治,需分型调理

痛经分型

一 实证

0气滞血淤型

以胀痛或刺痛为主,常伴有胸胁乳房涨痛,经血暗紫有血块,块下痛减。需从疏肝理气、活血化瘀着手。

0寒湿血淤型

以冷痛为主,得热痛减,经血量少色暗,手脚冰凉。需从温经散寒、化瘀止痛着手。

0湿热蕴结型

以灼痛为主,拒揉拒按,经血色暗质稠,白带多色黄质稠。需从清热利湿、化瘀通络着手。

二 虚证

0气血虚弱型

腹痛下坠,经血色淡质稀,头晕乏力。需从补气养血、调经止痛着手。

0肝肾不足型

绵绵作痛,经血量少质稀,腰膝酸软,头晕耳鸣。需从滋补肝肾、调养冲任着手。

5.jpg

中医调理小妙招

一 食疗有方

0红糖山楂水

取山楂干30g、红糖30g。山楂干加水煮开后,转小火加红糖煮20分钟即可。可活血化瘀、温补气血,适合气滞血瘀者,经血量大者、孕妇慎用。

0红糖姜枣茶

取大枣10g、生姜5g切片不去皮,加入适量红糖,加水熬煮15-20分钟后即可。可祛寒除湿、温经止痛,适合寒湿血淤者,阴虚火旺、风热感冒、糖尿病患者慎用。

0赤小豆薏米粥

取赤小豆100g、炒薏苡仁100g,将浸泡2小时的薏苡仁、赤小豆加水熬煮2小时,加少量冰糖调味即可。可健脾利湿、清热排脓,适合湿热蕴结者,孕妇慎用。

0当归黄芪乌鸡汤

取乌鸡肉250g、当归5g、炙黄芪25g,放入砂锅内,加水文火煮熟,调味即可。可滋阴补血、固肾调精,适合气血虚弱者,感冒发热者慎用。

0黑豆枸杞粥

取黑豆50g,枸杞10g,粳米100g,冰糖少许,浸泡5小时以上的黑豆和枸杞、粳米加水熬煮,成粥后加冰糖调味便可。可益精明目、活血利水,适合肝肾不足者,腹胀便溏者慎用。

二 穴位按摩

0三阴交

位于小腿内侧,足内踝尖直上四横指处。按揉可健脾益血、调肝补肾,痛经均适用。

0太冲穴

位于足背第一、二趾足缝处。按揉可通瘀行气、助血下行,适合气滞血瘀者。

0关元穴

位于在下腹部,脐中下四横指处。按揉可培元固本、补益下焦,适合寒湿血瘀者。

0气海穴

位于脐下两横指,按揉可益气助阳、调经固精,适合气血虚弱者。

0太溪穴

位于内踝尖下凹陷,可补肾益精、壮腰健骨,适合肝肾不足者。

6.jpg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