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气寒冷可引起小血管的痉挛和收缩,使血压升高,心跳加快,血液黏滞度增高,因而心脏负荷加大,容易引起心绞痛发作和心肌梗塞发生,因此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在冬季呈上升趋势。在日常生活中,有高血压或冠心病病史的老年人,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:
1、
注意防寒保暖。寒流侵袭时,应适时加衣,注意保暖;寒流侵袭冬天,室内外温差大,气温骤降时最好不要外出,外出时更需当心保暖,穿靴,戴帽,棉袄,手套,不怕全副武装,就怕受凉。室内注意通风,温度以保持在18-22℃为宜。常言到:“若要安逸,勤脱勤着“,因此要多备几件冬装,做到酌情增减,随增随减。对于老年人,应选择柔软光滑的棉质或丝质内衣裤,尽量不要穿化纤类衣物,以将静电的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。
2、
多饮水。冬天气候干燥,要补足身体需要的水分。多喝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,降低血液粘稠度,也可防止内热的产生,缓解口干咽燥、便秘、皮肤干燥等不适。水里加蜂蜜可润燥解毒,白萝卜水能清热利尿,梨水可以润肺止咳。
3、
按时按量吃药,定期体检。已有心血管病的人,寒冬、尤其寒流来临时,一定要坚持用药,包括治疗药和预防药。要随身携带急救药品,以防不测。要经常监测血压、定期去医院进行心电图、脑血流图等检查。
4、
适量运动不懒惰。冬季不适于晨练。冬季因为天气寒冷,一起床就锻炼容易使血压增高,心绞痛发作,心律失常出现,还能诱发心衰。所以,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可在缓慢起床后,在室内稍事活动。待太阳出来后,穿暖外出适当锻炼。有雾的天气,暂停锻炼。锻炼要做到:循序渐进,持之以恒,量力而行,适可而止。
5、
保持情绪稳定。对于有心血管的病人,保持情绪稳定至为重要。情绪的大起大落,不但使血压上下波动,而且,也容易引起心绞痛发作、心肌梗塞和脑中风等。尽量不参加情绪紧张的活动,如炒股、打麻将等。
6、
饮食有节,不宜过饱。冬天切忌大鱼大肉地吃,以高蛋白、高维生素、高纤维素、低脂肪饮食为主。多吃些豆类、青菜、水果;多吃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。有心脏病的人饮食切忌过饱,特别是晚餐,吃得太饱容易诱发心绞痛及心梗。
7、
保持大便通畅。心脏不好的人一定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,切忌排便用力。因排便用力导致猝死的心脏病病人临床比比皆是。
8、
保证充足的睡眠。冬天,长夜漫漫,宜早睡晚起。夜间,保证7到8小时的睡眠,午休半小时左右。充足的休息,能防止血压升高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。
(朱正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