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霍山县中医院官网!
您当前所在位置:网站首页 > 养生保健 > 养生保健知识

高 温 天 气 防 中 暑

发布时间:2012-07-07 09:16:46 访问次数:3838 字体大小:

 

    进入炎热夏季,人们都感觉到热、憋闷,很多人有晕乎乎的感觉。医生提醒,炎热的天气里,一定要小心中暑。

  中暑俗称“发痧”,是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,机体体温调节出现障碍,水、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,是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种急症。

中暑有轻重不同的临床表现,高温环境下,人们首先可以出现先兆中暑,表现为多汗、口渴、无力、头晕、眼花、耳鸣、恶心、心悸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四肢发麻、动作不协调等。这时如果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,补充水和盐分,短时间内即可恢复。如果上述症状加重,患者的体温升高到38℃以上,面色潮红或苍白,大汗,皮肤湿冷,脉搏细弱,心率快,血压下降有可能是轻度中暑,需要及时处理,并休息几个小时。重度中暑时,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迷。此前患者常有头痛、麻木、眩晕、不安或精神错乱、定向力障碍、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等,皮肤出汗停止、干燥、灼热而绯红,体温常在40℃以上。

      炎炎夏日,预防中暑八招:中午前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,多喝水;避免暴晒,白天出门最好打伞、戴帽子;充分饮用凉开水、饮料,并加少量盐;避免过度劳累,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;室内要有良好的通风;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,增加抵抗力,减少中暑诱发因素;可随身准备仁丹、十滴水、藿香正气水、清凉油等;多食含钾食物。

夏季高温炎热,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,因而饮食宜清淡,多食青菜水果,少吃肥腻煎炒食品。经常食用冬瓜薏米粥、绿豆海带汤、绿豆粥,适量吃些瓜果,如西瓜 、冬瓜、凉瓜等解暑食物,可以有效地防暑降温,避免发生中暑。每天还要经常补充水分,最简单的是多饮开水或淡盐水,喝盐水时,要少量多次地喝,才能起到预防中暑的作用,也可饮水果汁、酸牛奶、茶水等。

人们在做好防暑工作同时,不妨常按摩具有防暑作用的养生穴位。

1、少冲穴  少冲穴位于小指末节桡侧,距指甲角0.1寸处。取此穴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、俯掌的姿势,因为此穴位于小指指甲下缘、靠无名指桡侧的边缘上。常按揉此穴有生发心气、清热熄风、醒神开窍的作用。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左手小指指甲两侧的凹陷处,以垂直方式轻轻揉捏此穴位。值得注意的是,此穴是脑部的反射区,要慢慢地揉捏,不要用蛮力,左右手可互相揉捏。

2、太冲穴 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,当第一跖骨间隙的方凹陷处。常按揉此穴有平肝泄热、疏肝养血、清利下焦的作用。盛夏,当出现头晕、口渴、恶心、心慌、胸闷等中暑症状时,患者自己或其家人可用大拇指及时按压此穴,最好用指甲尖掐、压,要有一定力度,能够感到明显的发麻胀痛,坚持半分钟到1分钟,然后再按压另一只脚。或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按右太冲穴,3分钟后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按左太冲穴3分钟,反复做23次,共1015分钟。需要注意的是,凝血功能障碍者慎用;孕妇禁用。

3、关冲穴  关冲穴位于手无名指末节尺侧,距指甲根角0.1寸处。常按压揉捏此穴有泻热开窍、清利喉舌、活血通络的作用。当出现头晕、头痛、口渴、恶心、欲呕等中暑症状时,患者自己或其家人可用大拇指指腹按揉此穴,最好用指甲尖掐、压,要有一定力度,能够感到发麻胀痛,坚持半分钟到1分钟,然再按压另一只手。

4、中冲穴  中冲穴位于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。常按揉此穴有醒神开窍、清心泻热的作用。当出现头晕、口渴、恶心、心悸等中暑症状时,患者自己或其家人可用大拇指指腹按揉此穴,最好用指甲尖掐、压,要有一定力度,能够感到发麻胀痛,坚持半分钟到1分钟,然后再按压另一只手。

 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