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度国庆 “家有三年艾,郎中不用来” 艾灸不仅是传统医学的治病方式 也是不少现代人居家养生的手段 秋风渐起,气温转凉 颈肩腰背酸痛、手脚冰凉 肠胃不适等问题悄然找上门 今天教你用“一缕艾香”解决秋季健康困扰 01 一缕艾香 守护全家健康 ● 增强免疫力、预防疾病 现代研究发现,艾灸能通过刺激穴位激活免疫系统: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巨噬细胞、淋巴细胞的活性,从而增强机体清除病原体的能力;另一方面调节神经-内分泌-免疫网络,提升整体抗病能力。 ● 调和气血、延缓衰老 气血是维持年轻态的基础。艾灸通过温通作用促进气血生化,改善面色苍白、脱发、皱纹早生等问题。同时,其抗氧化作用(艾绒燃烧产生的挥发物含抗氧化成分)可减少自由基损伤,辅助延缓衰老。 《说文解字》明确注释“灸,灼也,从火”,揭示了艾灸通过烧灼治疗疾病的本质。 现代“灸”字由“久”与“火”组成,寓意“灸火长盛,生命之火不息”。古人早已认识到,常灸能激发身体活力,助力健康长寿。 随着医学发展,现代艾灸技术已迭代升级:通过优化灸材配方、改进器具设计,如今的艾灸更注重“温和舒适”,在祛病的同时避免烫伤风险,更适合居家操作。 艾灸通过燃烧艾绒产生的温热刺激作用于体表,无需刺破皮肤,安全性更高,且操作简单,更适合家庭自我调理。 艾灸尤其适合阳虚体质、寒湿重、慢性劳损、免疫力低下人群。 艾灸虽安全,但皮肤破损、高热患者及孕妇腹部禁用,初次尝试建议咨询中医师。 02 温通经络 缓解颈肩腰背酸痛 艾灸的温热效应能穿透皮肤,促进局部气血运行,消散瘀结,缓解痉挛。 关键穴位 大椎穴(低头时颈后最凸起的骨头下方凹陷处)、肩井穴(肩部最高点与脖子根部连线中点),可振奋阳气、缓解肌肉紧张。 选对艾条 初学者优先选择直径约2厘米的细艾条(火力温和,易控制),避免粗艾条(火力猛,需专业器具辅助)。 推荐“温和灸”(最安全)——将点燃的艾条一端对准疼痛部位(如大椎穴、肩井穴),保持2~3厘米距离(初期可稍近,但需询问受灸者是否有灼热感),皮肤微微泛红、温热舒适即可。 若大面积酸痛(如斜方肌),可用“回旋灸”(画圈移动艾条)配合“雀啄灸”(一远一近,模拟小鸟啄食)。 单个穴位灸8~10分钟,儿童、敏感人群3~5分钟,总时长根据耐受度调整,避免长时间灸同一部位导致烫伤。 03 扶阳固本 增强体质 提升免疫力 隔物灸技巧 首先把艾绒捏成艾柱,然后用姜、盐、蒜等食材作为“间隔物”,增强针对性。 隔姜灸:驱散风寒、预防感冒 切3~4毫米厚姜片(用牙签扎孔助透气),放于合谷穴(拇指与食指并拢时肌肉高点),灸至姜片上艾柱燃尽。 艾绒选购 优质艾绒多呈金黄色(劣质偏绿)、手感绵软如绒(非粗糙碎屑)、气味清香(不刺鼻),颜色越金黄、味道越温和,品质越高。 艾绒/艾条需“随买随用”; 避免受潮(易失效)、暴晒(挥发油流失)、密闭闷存(易霉变),存放环境应干燥通风,远离异味。 04 改善手脚冰凉 关键穴位 神阙穴(肚脐)、关元穴(肚脐下三寸,约四横指宽),温补脾肾、缓解宫寒痛经。 命门穴(后腰正对肚脐处),暖腰固肾。



上一条: 秋季养肺固本护全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