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霍山县中医院官网!
您当前所在位置:网站首页 > 养生保健 > 养生保健知识

春季防“流脑”

发布时间:2016-03-10 09:20:30 访问次数:3315 字体大小:

流脑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,是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脊髓膜炎。中医划为“温疫病”范围。脑膜炎双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球菌,主要存在于病人、带菌者的鼻咽部以及病人血、脑脊液和皮肤瘀点中。轻型流脑只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,出现咽痛、咳嗽或轻度发热等症状。典型的流脑则表现为急起高热、头痛、呕吐、皮肤黏膜瘀点及脑膜刺激症状。

“流脑”一年四季均可发生,但以春季发病较多。预防“流脑”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:

1、           要注意室内经常通风、换气,还可经常用食醋、艾叶等熏蒸消毒。注意搞好室内卫生,尤其是青少年比较集中的的幼儿园、中小学校等。

2、          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,多到户外活动,增强体质,同时注意搞好个人卫生,在流行期间避免到公共场所,不要走门串户。

3、           在流行季节,或有脑膜炎流行的地区,要注意观察孩子及周围的人,因为早期发现、早期诊断,就地隔离和治疗是十分关键的措施。如出现发热、头痛、急性鼻咽炎、皮肤黏膜有出血点的几种症状中的两种以上,就一定要提高警惕,及时到医院诊治。

4、           接种流脑疫苗。6个月~15岁的儿童,可在流行季节前1-2个月注射。流脑疫苗可使90%~95%的人群得到免疫,但接种疫苗前要先弄清自己的身体状况,避免盲目接种。每天吃1-2瓣大蒜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。

(朱正琴)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