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医生爱德华·罗森帮行医50年,突然患上了喉癌。当他重新审视医学、医院、和医生时,感慨的说:“站在病床边和躺在病床上所看的角度完全不同。”他后来在《亲尝我自己的药方》一书中写道:“如果我能从头来过的话,我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行医,很不幸的是,生命不给人这种重新来过的机会。”这是一位医生通过自己角色换位后得到的人生感悟,发现了自己在行医过程中留下的很多缺憾和不足。
作为护理工作者,我们工作在临床的最前沿,工作繁琐、缺乏成就感,使我们很难正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。2013年冬季我父亲患“急性青光眼”需手术治疗,作为患者亲属,我的担心、焦虑、紧张是不言而喻的。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病人那时那刻的无助和渴望被关怀的心情。我是一名手术室护士,曾无数次给病人做术前术后护理指导,但我却安慰不了我自己。此时此刻,我深深体会到对病人来说,熟练地护理操作重要,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同样重要。
我不由的想到以前看过的一则小故事:一名老人去商店,快要走到门口时,走在前面的年轻女士推开沉重的玻璃门,一直等到他进去后才松手,老人向她道谢,女士说:“不用谢。我父亲年纪和您差不多,我只是希望这种时候也有人为他开门。”故事虽小,却揭示出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准则,那就是换位思考。古往今来,从孔子的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到马太福音的“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对你,你们也要怎样对人”,不同地域、不同种族、不同宗教、不同文化的人们,说着大意相同的话。
我庆幸我是霍山县中医院的一分子,在这里我学到了为人处事的道理。将心比心,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有什么理由不为我的工作对象付出真心呢?我将努力工作,为医院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。
霍山县中医院 戚薇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