诺如来袭,别只盯着蒙脱石散,中医防治同样有良方。秋风一起,肠胃易闹脾气。诺如病毒进入高发期,该病毒传染性强、传播快,易引发急性胃肠炎,已被列为丙类传染病。中医将这类具有强传染性的外邪称为“疫毒”,认为其核心病机为“疫毒夹湿”,病位主要在脾胃。中医防治不直接“杀病毒”,而是强调“扶正祛邪,调和脾胃”。 在预防阶段,中医注重“未病先防”,建议从健脾化湿、芳香避秽入手。平时可多食山药、薏苡仁、小米、南瓜、红枣等健脾食材,宜煮粥食用,避免生冷、油腻、过甜之物,以免助湿伤脾。佩戴含苍术、藿香、艾叶、石菖蒲等中草药的香囊,或定期艾熏居室,有助于祛湿浊、避秽气。同时注意防寒保暖,尤其护住腹部和足部,保持作息规律,避免熬夜,以增强体质。现代医学强调的勤洗手、环境消毒、不食生冷,也与中医“避其毒气”理念一致,应共同遵循。 若已感染,中医讲究“既病防变”,主张“邪有出路”,并注意防止津液亏损。饮食应以清淡、温和、易消化为主,及时补充水分。呕吐剧烈时,可按压内关穴缓解恶心,服用姜丝大米粥或藿香苏叶茶以和胃止呕;出现腹痛泄泻,可食用焦米粥或蒸熟的苹果,以收涩止泻。恢复期脾胃尚弱,切忌急于进补,应循序渐进,避免再生湿滞。 中医药在防治诺如病毒方面具有整体调节、辨证施治的优势,如出现相关症状,可及时寻求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与诊治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若出现高热不退、频繁呕吐腹泻、口干、眼窝凹陷、尿少、精神萎靡等重症脱水表现,必须立即就医。根据《诺如病毒胃肠炎诊疗方案(2025年版)》,目前尚无相关疫苗,轻症可居家隔离,重症需医疗机构规范治疗,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2小时或两次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阴性。
上一条: 告别“佳节胖三斤”,健康体重管理这样做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