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会共治 消除肝炎
2025年7月28日是第15个“世界肝炎日”,今年我国主题为“社会共治 消除肝炎”。病毒性肝炎可以分为甲肝、乙肝、丙肝、丁肝和戊肝。在我国,乙肝的发病率最高、危害最大,是病毒性肝炎防控的重点。
01 乙肝的危害不容小觑
一是危害大:感染乙肝病毒后,年龄越小(尤其是新生儿和婴幼儿),越容易发展成慢性感染。目前乙肝无法彻底治愈,慢性乙肝可导致肝硬化、肝癌等严重后果。
二是发病多:我国有大量乙肝病毒感染者和乙肝病例。据推算,我国现有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约7500万,占全球感染人数的1/3,并且以成人为主。
02 乙肝疫苗:预防乙肝的
“最强盾牌”
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手段,它能刺激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,筑起抵御病毒的坚固防线。
我国自2002年起为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,此后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大幅度下降。2020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,5岁以下儿童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从 1992年的9.67%大幅降至0.30%。
03 乙肝疫苗接种要点
接种程序:记住0-1-6
乙肝疫苗按“0-1-6月”程序共接种3剂次,第2剂与第1剂间隔1个月,第3剂与第1剂间隔6个月。
谁最需要接种?重点人群看这里!
为了保障自身健康,建议各类人群了解自身乙肝感染和免疫状况,必要时接种疫苗,尤其是以下几类人群:
新生儿
新生儿是最重要的接种人群。新生儿越早接种乙肝疫苗越好,其中第1剂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,第2剂在1月龄时接种,第3剂在6月龄时接种。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需在12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。及时接种乙肝疫苗,是给宝宝的第一份健康厚礼。
18岁以下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的儿童青少年
监护人要检查孩子是否全程接种乙肝疫苗,未全程接种者应及时补齐3剂次。
注射毒品者、器官移植患者、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人员、免疫功能低下者、职业易发生外伤者、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家庭成员、糖尿病患者、肾透析患者、HIV感染者、男男性行为者和多个性伴侣者等,是乙肝病毒感染和传播的高风险人群。建议尽早接种乙肝疫苗,为自己穿上“防护甲”。
疫苗保护能持续多久?
要检测抗体吗?
接种乙肝疫苗并产生有效抗体后,保护效果通常可持续至少30年 。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乙肝表面抗体监测或加强免疫。高危人群或免疫功能低下者等可进行抗体监测[1]。
世界肝炎日
社会共治 消除肝炎
用好“疫苗”这把利器,
主动防护,远离乙肝!
让我们共同行动,
为实现“消除肝炎”的目标贡献力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