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霍山县中医院官网!
您当前所在位置:网站首页 > 护理园地

脑病科护士的"患者体验日记":护理需要"心温度"

发布时间:2025-07-07 16:47:30 信息来源:霍山县中医院 编辑:刘圆圆 访问次数:14 字体大小:

     在霍山县中医院,“以病人为中心”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,而是切实融入进了每一个诊疗护理细节里。自护理部创新开展“患”位体验系列活动以来,我们一直在积极行动,通过让护士们沉浸式体验从护理者到患者的角色转换,深入感知患者需求,用同理心架起医患之间的理解桥梁。

     在此次“患”位思考活动中,脑病科聚焦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护理场景。这类患者术后需用盐袋压迫穿刺点止血6小时,同时术侧肢体制动24小时,看似简单的护理要求,背后却藏着患者难以言说的身心煎熬。参与体验的护士们用切身体会,揭开了患者术后恢复的真实感受。 

     护师刘圆圆平躺在床上,按照要求保持术侧肢体伸直制动。起初几分钟,她还能勉强适应,可随着时间流逝,腰部酸胀与腿部麻木如潮水般涌来。半小时后,浑身不自在的她想要调整姿势,却被限制束缚,那种无奈与痛苦,让她深刻理解到患者术后克服身体不适需要多么强大的忍耐力。

微信图片_20250707165228.jpg

     护士王星雨将盐袋放置在穿刺部位时,瞬间感受到沉甸甸的压迫感。每一次轻微挪动,穿刺部位的牵扯感都会加剧她内心的不安。“盐袋会不会掉下来?掉了是不是会出血?”这些担忧不断在脑海盘旋。仅仅半小时的卧床与活动受限,孤独无助感便将她包围,那一刻,她无比渴望家人陪伴与医护关怀,却因身体限制只能默默忍受。

微信图片_20250707165234.jpg

     主管护师舒培回忆体验过程时仍心有余悸:“为了模拟术后卧床排尿,我尝试使用便盆排便。躺在陌生的环境里,在他人注视下排尿,那种尴尬与不自在难以用语言形容。这让我意识到,我们眼中普通的护理操作,对患者而言可能充满心理负担,以后一定要更加注重保护患者隐私,给予他们更多尊重与耐心。”

     护士长程慧感慨道:“这次体验为我们的护理工作带来全新思考。日常工作的忙碌,常让我们忽视患者的情感需求。护理不仅是机械地执行医嘱,更是与患者的心灵对话。今后查房时,我们要多停留片刻,多询问患者感受,用同理心回应他们的不安;在操作过程中,严格执行规范,从体位调整、穿刺观察等细节入手,筑牢安全防线,让治疗过程充满温暖与关怀。”

微信图片_20250707165240.jpg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