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我院内镜中心体检时发现多例“结肠黑变病”患者,说起“结肠黑变病”,很多人对此表示很陌生,下面就此病的相关知识与大家简单分享: 一、肠道为何会"黑化"?认识结肠黑变病
二、谁偷走了肠道的"本色"?致病元凶揭秘
这类药物(如大黄、番泻叶、芦荟等成分)会损伤肠道细胞,导致细胞碎片被巨噬细胞吞噬,残留的色素沉积于肠壁。
高危人群:
长期依赖泻药解决便秘者
滥用减肥茶、排毒保健品人群
肠道功能紊乱的中老年人
三、无声的警报:症状与诊断
结肠黑变病本身无明显症状,多因便秘、腹胀就诊时,通过肠镜检查偶然发现。
确诊方法:
肠镜检查:直观观察黏膜颜色变化(黑色或棕褐色斑点)
病理活检:显微镜下可见巨噬细胞内棕褐色颗粒(排除其他疾病)
四、让肠道"褪黑"!治疗与逆转指南
科学干预三步走:
1. 立即停药:停用含蒽醌类泻药(如大黄、芦荟、番泻叶等)
2. 改善便秘:
膳食纤维:每天摄入≥25g(燕麦、西兰花、苹果等)
每日饮水1500-2000ml,晨起一杯温水促排便
适度运动:快走、瑜伽、揉腹(顺时针按摩腹部)
3. 替代用药: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更安全的渗透性泻药(如乳果糖、聚乙二醇)
五、防患未然!远离肠道"黑化"
六、关键总结
结肠黑变病是肠道对长期刺激的"无声抗议",但它可防可逆!记住三大准则:
别把泻药当"救星":蒽醌类泻药是肠道头号敌人!
便秘要治本:调整生活方式比吃药更安全有效!
早查早安心:肠镜是发现问题的"火眼金睛"!
健康提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