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霍山县中医院官网!
您当前所在位置:网站首页 > 养生保健 > 养生保健知识

冬天,热敷很“红火”

发布时间:2022-11-16 22:55:20 编辑:朱宏 访问次数:1170 字体大小:

热敷疗法就是把一发热的物体置于机体患病部位或穴位上,能使肌肉松弛,血管扩张,促进血液循环,从而达到消炎、消肿、减轻疼痛及保暖作用。
热敷疗法分为药物热敷如药包热敷、药液热敷、手蘸药物热敷以及水湿热敷法、蒸饼热敷法、铁末热敷法等。许多人用盐、沙、米和热水袋等热敷,即将盐、沙、米炒热或将热水装入袋中,敷于患处,也可达到一定的效果。
热熨,亦可称为是另一种热敷疗法,即是将药物或其他传导热的物质加热后包裹,然后放在人体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,来回或旋转移动而治疗疾病的方法。《内经》中所述的“熨"法就是热敷法。古代应用热敷的方法很多,如药熨、汤熨、酒熨、铁熨、土熨等。这是根据不同的病情,选用不同的药物,以加强温通经络、活血祛瘀、散寒止痛等作用。
热敷的方法,即将配好的中药装入布袋,扎紧口袋,放入锅中,加适量清水,煮沸20分钟,将毛巾放入浸透后拧干,并折成方形或长条形,敷于患处,待毛巾不太热时替换另一块热毛巾。一般换3~5次。为加强疗效,可在患处先用擦法,使毛孔开放后热敷,并以轻拍法,热量更易透入。

 

自疗法

当患者头痛病发作(主要是颈  源性头痛、偏头痛、紧张性头痛等),将拧干的热毛巾叠平压在患者眼、鼻  或头顶部的百会穴等部位,可使头痛  大大缓解。

若关节酸痛、腰腿疼痛以及跌打损伤和全身疲劳等,将中药当归、羌活、乳香、没药各60克,研细末,黄酒500毫升,将药分装在约13厘米宽、20厘米长的两个布袋里,锅蒸10分钟,取出,外涂黄酒,趁热敷患处,每日1~2次。

肩膀如感到有点僵硬不适或腰酸背痛等,待24小时后可在热水里加少量盐和醋,然后用毛巾浸水拧干,敷在患处,就能使肌肉由张变弛,轻松舒畅。对于因外感风寒、久处阴冷潮湿环境造成的风湿性腰部寒痛,长期坚持,可散寒止痛。

由于感冒弓l起鼻塞不通,可在  临睡前,将热水浸透的毛巾拧干敷于两耳部约10分钟,就会使鼻腔通畅,呼吸自如,从而摆脱因鼻塞导致的辗转难眠的困境;若身上长小疖子红肿疼痛,可用热水浸湿毛巾,敷放在小疖子上,反复几次,其症状一般会消失。

若眼睛发炎或眼部保健,可用敷布法。敷布用小毛巾或纱布垫均可。纱布垫可用普通吸水纱布I块,折叠5~10次,使其大小为7~8厘米见方,共备4份以便交替使用。操作时,先把敷布放入水温45~55℃的热水中湿透或置于锅内煮沸5分钟,用钳子或筷子取出绞干,待温度适宜(以病人能耐受为限)即敷在患眼上,盖上干棉垫或干毛巾保温,每次20分钟。为了保持敷布一定温度,应每2~3分钟更换1次,更换时要迅速,以免热力散去。热敷次数可按病情而定,以每日2~3次为宜。每次热敷后需用干毛巾擦干眼周皮肤。此外,在热敷前,应涂1层凡士林或其他油膏于眼睑及其周围皮肤上,以免皮肤烫伤。一般所用的敷布须经常消毒。如果使用于传染性眼病者,煮沸时间需更长一些。

若耳鸣、耳聋或预防耳部疾,用热水(以手能耐受为宜)浸湿的毛巾掩盖与耳上,每次左右耳交替重复做3~5遍,每天1~2次。

若大脑反应迟钝,或防治高血压、颈椎病、眩晕、头痛等,将热毛巾(方法同上)放于小脑上(枕骨左右两侧,俗称后脑勺),两侧同时热敷或左右交替热敷均可,每次做4~8遍,每天1~2次。


版权声明:文章、图片来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,分享是为了传播养生知识,不会用于营利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