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五运六气养生详解
发布时间:2022-01-29 20:53:53
编辑:朱宏
访问次数:12668
字体大小:
大
中
小
经历过庚子年、辛丑年两年的抗疫,全国人民慢慢开始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性,健康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,在这个过程中中医药备受大家的关注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中医药也越来越重要。而作为根据气候条件指导我们如何养生的五运六气,其实也在近年来受到大家的欢迎。运气条件的改变,不仅仅会有气候的异常,也会导致人类的疾病的变化,所以我们养生一定要用“天人合一”的角度来看待。
其实我们现实的临床中,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,那就是现在的医学模式已经是一个生物-社会-心理医学模式,这个模式已经把导致人类疾病的大多数因素考虑进去了,但是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没有考虑进去,那就是气候,也就是中国古代的哲学一直认为的天道,天体之间的运动可以影响我们的健康,这个因素现代医学很少会考虑进去。
经过不断的探索,还有总结历史上的经验,江右学派将所有对人类疾病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了分类,并按照优先层次做了一个分类,其实可以大概的分为天道级、地道级、人道级、气道级。
其中所谓的气道级,就是因为我们的脏腑气机失常导致的,脏腑之气失常,升降出入出了问题,这种问题我们需要考虑的是用药物调节,也是绝大多数医生最看重的。所谓的人道级,实际上我们中医学内部有一门学问,就是太素脉法,这个学问给我们的提示就是,人类社会的各种关系其实意味着身体内的气机的变化,有的时候疾病看不好,其实是某种社会关系有问题。比如有一个经常跟你闹矛盾的另一半,那么肯定会有气场问题,肯定会有鼻炎或者咽喉炎类似的毛病。这种疾病的产生是有特定的社会基础的,只要社会关系改善了,就会变得很正常了。所谓的地道级,天南地北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,可以用五行来表述,比如北边水比较旺盛,那么我们就需要重点考虑寒邪,身体阴寒性很重的患者,就要考虑会加重了,但是南方的患者,就没有这个担心。最后一个级别的就是天道级,这个级别的就是由于日月五星的影响,人体的气机会受到很大的影响,然后就会不明就里的生一些疾病,也有疾病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之下痊愈。那么我们如何来判断有些疾病的发病是气候条件导致的呢,下面我们从运气的角度来分析一年的养生策略。
壬寅年与辛丑年不一样,因为中运还有司天在泉的不一样,他们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。中运是木太过,所以整个一年的状态都是风木太过,克制脾胃很厉害,然后就是少阳相火四天,厥阴风木在泉,整个气候都是风木为主,风火相煽。
第一,高发的就是脾胃疾病,有的是腹泻,有的是腹痛,而且脾胃疾病很容易导致失眠,所以有这类基础疾病的患者,需要着重注意。这类患者,我们建议可以吃点健脾胃的食疗方,比如陈皮茶,或者神曲茶之类的。
第二,高发的是肺部疾病,不少大肠疾病也会爆发,因为主要原因就是火气旺盛,自然这年的肺部疾病也不会少,有些传染性疾病可以通过空气传播。对于这类患者,还容易出现出血现象,建议可以吃一些黄芩茶,或者折耳根之类的茶饮。
第三,高发的还有头晕,高血压之类的疾病,这些疾病本身就很多人会有,原来比较严重的就要考虑中风的风险了,最好的就是泡上几泡菊花茶,或者天麻炖鸡外加点三七粉之类的药物,或者钩藤。
前面所说的是大概,但是具体到每个季节,其实又有一些变化,这个需要我们根据主运客运主气客气来调整,那么我们下面就具体来分析一下不同时间段的注意事项:
2022年1月20日—2022年3月20日:太角、太角、厥阴风木、少阴君火。
2022年的开春,或者说从1月20日左右开始,就要面临暖春,而此时的立春还没有到来,却在立春前就有了春天的气息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首先应该提防的是木太过导致的肝胆疏泄功能太旺盛。此时不少人开始出现头晕等现象,表明可能有肝风内动的迹象,头晕、头痛、呕吐、腹痛等大量症状开始涌现,所以我们在治疗的时候要着重考虑一些去肝风的药物,还有治疗痰饮的方剂。
饮食方面,建议大家少吃刺激性的食物,最好吃一些自己肠胃不敏感的,比如山药粥、小米粥之类的,都可以很好的补充肠胃的不足。头晕的患者,可以多喝鸡汤,或者鸡汤炖天麻。
茶饮方面:肚子疼,胃口不好,可以喝神曲茶,即神曲直接泡水喝,如果是因为吃了水果腹泻腹痛,可以考虑用藿香正气水。预防头晕,中风可以用陈皮茶、陈皮茯苓茶、菊花茶(所有的茶饮的组成都是茶名,无其余组成成分,下同)。
2022年3月20日—2022年4月2日:太角、太角、少阴君火、太阴湿土。
到了3月20日左右,主运客运还是木太过,温度还不低,但是因为有一个主气客气的变化,所以整个气候也出现了一些改变,原来的温变成了有点湿热,此时虽然时间不是很长,但是治疗疾病也要考虑除湿的药物。
此时的气候变化,稍微多了一点热气和湿气,所以我们在推荐大家一个茶饮,茯苓茶;或者在煮汤的时候加入冬瓜,多喝鲫鱼汤,多吃鱼肉。
2022年4月2日—2022年5月21日:少徵、少徵、少阴君火、太阴湿土。
经历了比较温热的春季,来到了比较凉快的夏季,2022年的夏季,看起来是比较凉快的,所以这一年的夏季比较不错。但是凉快的夏季其实也面临着很多问题,比如火气不足容易导致心脏问题,也容易导致寒湿比较重的人出现问题。而此时的客气还是太阴湿土,意味着湿气重,会阻滞阳气的运行,加之还有阳气不足的主客运,所以夏季最应该注意的就是要祛湿扶阳。
夏季本身就是热的,但是此时反而寒冷了,所以建议大家可以准备点生姜红糖,不管是腹泻、腹痛,中焦有寒湿,皆可用。在餐饮上,可以考虑加入豆蔻闷汤,或者菜品之中多放一些生姜。阴寒性较重的患者,可以准备一些附子理中丸,或者十全大补丸,以备不时之需。
2022年5月21日—2022年6月15日:少徵、少徵、太阴湿土、少阳相火。
从5月21日开始,气候变化不是很大,只是从原来的不定期下几天雨变成了下雨是常态,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太阴湿土是主要气候特点,稍微有那么几天变成了很热,此时在组方的时候就必须考虑湿土的影响了。应该在原来的方剂基础上,加大除湿药物的使用。
此时的饮食上,主要还是除湿加温阳为主,除湿可以选的茶饮较多,饮食上则多吃米饭、菜品之中多吃淡水鱼,如鲫鱼,草鱼之类的,如果湿气重,可以大量吃冬瓜、荸荠等。
2022年6月15日—2022年7月22日:太宫、太宫、太阴湿土、少阳相火。
到6月中旬左右,气候变得比较湿热了,这个时候最主要的矛盾由原来的阳气不足变成了湿热太过。而且此时的湿热太过表现得非常明显,往年的湿气重可能只是稍微能感觉到,但是2022年的湿气重异常明显,桑拿天应该是很严重的。
这个时候,最容易出现腹泻的患者,而且腹泻是因为湿气重,准备好藿香正气水是最关键的。如果有人要中暑,也可以考虑藿香正气水。平时吃西瓜之余的西瓜皮,也可以作为养生的宝物,煮点水喝,不仅可以除湿,还可以防止中暑。主食上,这段时间建议多吃米饭。
2022年7月22日—2022年8月30日:太宫、太宫、少阳相火、阳明燥金。
7月下旬,湿热的气息还是那么浓重,但是慢慢地开始有燥热的现象,所以我们在治疗疾病的时候不能单独考虑一个太阴湿土,还需要考虑燥金的到来,不过这只是偶尔出现,只要在使用中药的时候,稍微加入一些润燥的药物即可。
本来少阳相火与燥金之间的组合,会出现火灾比较频发的现象,但是因为还有一个土太过在,此时的气候倒不是太干,所以火灾也不是很严重。
所以养生的时候,不但要考虑湿气,还要考虑如何润燥。如果有条件,可以多吃一些润燥的梨汤,或者杏仁露,或者桑叶泡水喝。
2022年8月30日—2022年9月23日:少商、少商、少阳相火、阳明燥金。
2022年的秋季,特点不是太明显,因为秋季来临得比较晚,一般来说8月7日左右就是立秋的时候,但是此时秋的气息还不是很浓重,一方面是因为主客运都是金不及,所以秋季特点不明显,一方面则是因为少阳相火在,所以会有秋老虎的出现,所以我们应该担心的是这个。
金不及,所以会有火来克金的现象,所以这年的秋季应该有很明显的肺火刑金,比如咳血、肺出血、流感等疾病都比较容易爆发,所以我们要应对的就是如何滋阴补肺阴。一般来说,秋季是痢疾爆发的一个重要时间,此时的气候因为是比较热的,所以痢疾也有可能大量爆发。
此时应该多考虑润肺,如阿胶,或者阿胶制品;另外,麦门冬之类的,沙参之类的也可以作为煲汤添加剂。不少人咳嗽,都是因为火气,所以润肺清热很关键,在这个过程中,一定要注意便秘是否出现,如果出现了便秘,再来养生就完了。
如何避免肺金受克?平时可以用两个茶饮,一是黄芩茶,一是陈皮普洱茶。回家可以炖秋梨膏,或者阿胶制品。菜品上,多考虑猪皮冻之类的可以补肺的食物。
2022年9月23日—2022年11月11日:少商、少商、阳明燥金、太阳寒水。
到了9月中下旬,其实秋的气息还是不太浓重,不过此时有了一个太阳寒水的客气,我们慢慢可以感受到气候变冷了,所以此时我们就应该考虑凉燥的影响了。前期出现的咳嗽是虚热咳嗽或者是燥热咳嗽,但是到了深秋季节,就是明显的凉燥了。
到了深秋季节,气候变得比较干冷,此时不但需要温阳,还需要润燥,此时就应该注意保暖,关键的一点是不少人会有皮肤皲裂现象,建议大家可以用一些温阳的药物,改善一下。饮食上,做饭可以加入砂仁,豆蔻,肉桂,干姜或者生姜等辅料。
2022年11月11日—2022年11月22日:太羽、太羽、阳明燥金、太阳寒水。
2022年的冬季,将会比往年更加寒冷,寒冷的气候从11月上旬开始慢慢呈现。因为寒冷的气候很多时候会导致心脏问题,风湿性疾病加重,还有不少老慢支等寒性疾病集中爆发。
所以,此时主要预防的是寒性疾病,在运用经方的时候,以下几类方剂可以重点考虑。养生需要备好温阳的方法,此时最好的思路就是艾灸,足三里、关元、气海艾灸,每天艾灸5-10分钟,保持身体健康,暖洋洋的。也要准备好羽绒服,被子也要比往常更厚一些。
在饮食上,还是多注意温阳,身边准备一些附子理中丸之类的热性药物,感冒也需要准备感冒疏风颗粒等风寒感冒的药品。
2022年11月22日—2023年1月20日:太羽、太羽、太阳寒水、厥阴风木。
冬季虽然是寒冬,但是偶尔也会有那么一段时间出现暖风,这就是厥阴风木导致的,但是因为这一年的冬天实在是太冷了,“冬伤于寒,春必病温”,2023年的春天很有可能爆发瘟疫,这也是我们从“非典”的案例中得到的启示,所以这一年的冬季,最后的时间需要格外注意。
超级寒冬来了,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保暖做好,饮食上少吃生冷,多吃一些羊肉之类的温补,炖汤多加砂仁、豆蔻、干姜、肉桂、茴香等佐料。平时多艾灸,关元、气海、足三里、三阴交、心腧等穴位。
版权声明:文章来自公众号庆余阁,版权归原作者,分享是为了传播养生知识,不会用于营利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