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霍山县中医院官网!
您当前所在位置:网站首页 > 医院资讯 > 医院新闻

点赞!漫水河分院崔时传同志获市“我与医改”征文大赛二等奖

发布时间:2021-10-14 10:33:45 编辑:马贤芳 访问次数:2721 字体大小:

       近日,六安市2021年“我与医改”征文大赛活动结果揭晓,经初筛、专家评分,霍山县中医院医共体集团漫水河分院崔时传同志撰写的《医改让人生有所养、老有所依》获六安市“我与医改”征文大赛二等奖。此文通过朴实的语言、生动的事例,多角度切入,真实反映了综合医改的成果和群众的切身感受

微信图片_20211014103806.jpg

获奖作品展示:

 

医改让人生有所养,老有所依

 

漫水河分院  崔时传

 

       很多人都有个不完整的童年,我也一样,在7岁那年,父亲因为劳累过度,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,医生告诉他要好好休息。可是,为了家里的生活能够继续,也为了我和姐姐能好好读书,他只有也只能继续咬牙坚持,让本就不堪重负的腰背,扛下了所有的生活负担,以至于病情逐渐加重,最终疼的连路也没法走了。7岁的我和12岁的姐姐,用板车拉着父亲,一天天的,不是去找这个村的医生就是找那个村的医生,钱花了不少,病情却始终没有一丝好转。最后转到了镇医院,镇里也看不好,最后只能到市里的地区医院。挂了号,拍了CT,地区医院的专家说,这个腰椎间盘突出很重,严重压迫神经,需要手术治疗,不做手术的话,连行走都怕困难。关键是,手术费用要5000多。听到这里,姐姐已经泪流满面,父亲就是家里的顶梁柱,父亲要是倒下了,我们家里肯定过不下去了。那时候家里本来就没有钱,父亲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忙了小半辈子,都给我们读书花了。那时候也没有农村合作医疗保险,5000多块手术费在12岁的姐姐和7岁的我面前,是那样的遥不可及。姐姐和我哭了好几天,实在没办法,姐姐只能带着我去求叔叔、求婶婶、求邻居,村里人都求了个遍,才借到钱。手术虽然很成功,却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。为此,70多岁的的爷爷不得不常常拖着佝偻的身体在给我家干农活,没过多久,姐姐就因为交不起学费而早早的辍学,外出打工养家。而我也只能勉强维持,不是这个同学说我衣服太破不要和他们玩,就是那个同学说我很穷,连两毛钱的唐僧肉都吃不起。(唐僧肉是那时候的一种零食2毛钱一袋)。最严重的的就是,期末考试了,老师把我叫起来,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,都期末考试了,怎么学费还没有交齐,别考了,回家把学费交来再考试。看着同学的面孔,看着老师的脸色,在跑回家的路上,再坚强的我也是无尽的心酸。那时候的我就觉得,人呀,是生不起,养不起,也病不起。

 

       17岁那年,那是2008年,我记得那年春天下起了一场罕见的大雪;那年四川汶川发生8.2级大地震;那年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,也是那一年80多岁的爷爷突然病重 ,门口的医生给挂了好几次水也不见好,那时候也没有医保,大医院始终是我们这些在庄稼地力卖力劳作的农民们遥不可及的梦。父亲和几位叔叔商议,准备将病重的爷爷带到镇上的医院去治疗,爷爷就是不去,望着我们围在一圈想尽孝心的儿女子孙们,用那已经不太顺畅的语气说道,老四家已经这么困难了(父亲排行老四),不能因为我的病,让你们几个弟兄也困难下去,我已经80多岁了,50知天命,能活到80多,我早就知足了。就让我安安静静的去,就让我平平淡淡的走,不想因为我的病,让你们增加负担!没过多久,爷爷就与世长辞,望着爷爷自得病以来,身体被病魔折磨的如同枯柴朽木般的瘦骨嶙峋。那时的我就明白,世间是多么的艰辛充满了坎坷,正如杜甫写的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里: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。人呀,不仅是病不起,养不起,也老不起。

 

       2009年3月17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向社会公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,《意见》提出“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,切实缓解看病难,看病贵”的近期目标,以及“建立建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,为群众提供安全、有效、方便、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”的长远目标。一时间,医改的春风吹向了全国的大江南北。从此城乡居民便有了医保。

 

       27岁那年,我已然成为一名医护人员,那一年在省立医院进修,见过很多同样是农民出生,因为有医保,就敢去省级医院看病了。谣想当年,没有医保的时候,我们连镇里的医院都看不起。印象最深的,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爷爷带孙子过来看病,由当地县医院转诊过来的病人,说是贫困户。当时转到省里来的病人病情都重,又考虑到病人是贫困户嘛,就和病人家属沟通,说这个病治是可以治好,就是花钱特别多,让病人家属做好心理准备。这时老爷子就说了,医生啊,只要能把病治好就行,钱不用考虑。当时的主治医师就说了:“别说大话闪了舌头呀,你家是贫困户,哪里来的钱看病呀,我们可是社会文明人,偷拿抢骗的事可不能干呀。”老爷子解释道:“我家是贫困户不错,可现在共产党的政策好呀,贫困户享受三五一政策,在省级三甲医院只要付超过一万块钱,就由医保给我们结算。现在政府好呀,对咱老百姓也好呀,看病根本就不需要花很多钱。让我们这些贫困户也赶上了好时代,真心的感谢政府,感谢党呀。”

 

        31岁这年,我在漫水河中心卫生院上班,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,接触的都是最朴实的人,这里的人们很热情,对医护人员很是尊重。因为基层医院各种原因,我们收治的都是一群六七十岁以上患者,50岁以下患者基本很少见。前一段时间,病房里住着好几个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家。当然,现在生活条件好啦,医疗条件也跟着好,不会因为看不起病而纠结,县域医共体分级转诊制度让老百姓不出县就能看省内最好的专家,不出乡,就能让县内最好的医生会诊诊疗。前两天收治一名80多岁的病人,因反复心力衰竭多次住院。有次查房时候,他就一把抓住了我,并深情地握着我的手说:现在的医生好呀,现在的政府好呀,政策也好啊,让我们这帮老骨头老腿的,赶上了好的时代,感谢我们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,真的让我们这些老家伙多活了好几年,搁以往,我这样的病都不看了,就回家等死就行。现在看病有医保,花钱也不多,每次犯病了就要到医院来维修一下。赶上了好时代,我真的还想多活一些年,看看这时代的变化。

 

       想起汪峰的一首歌,如果有一天,我老无所依,请把我留在,在这春天里......如今,我们的国家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,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,粮食也稳产增收,解决了14亿人的温饱问题。同时医改的春风早已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,医保报销比例在增高,报销的种类在增多,报销的范围在扩大,使我们的生活健康水平有了不断的提高、不断的保障。医改让我们生有所养,让我们老有所依!让我们尽情的生活在祖国春天里!

 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