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霍山县中医院官网!
您当前所在位置:网站首页 > 护理园地

学习贯彻,共筑未来

发布时间:2021-07-01 20:46:12 编辑:何梦吉 访问次数:2852 字体大小:

    自一九二一年七月一日成立至今,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自己的百岁华诞。

    回往这百年来的点点滴滴,党带领着中华儿女推翻了压在中国人身上的“三座大山”建立了新中国。《春天的故事》为我们铺开了一幅改革开放的生动画面,我们开洋看世界,为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和伟大复兴。到如今,改革开放四十年,四十年的风雨兼程,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;四十年的沧桑巨变,中华大地以惊人的速度重新焕发青春活力;四十年的坚持不懈,中华儿女以爱我中华的决心铸就着属于自己的梦想!

    作为十四亿中华儿女中的普通一员,我从学校毕业以后非常幸运地来到了霍山县中医院工作和学习。在日常的工作里,虽然疾病导致患者的行动、语言等功能障碍,大多数时间里他们只能默默躺在病床上等待天黑,再等待天亮。可那一双双祈望的眼神,却期盼着与我们的交流和沟通,常常流露出一丝丝期望、一份份念想。记得给神志不清的病人测血压时,绑着袖带的手仍会不自主的乱动。每次遇到这种情景,我便主动地握住病人的手,那只手便把我的手反握住了,接着他安静了,不动了,直到我测完血压,手仍然被紧握着,不经意间从他闭着双眼的脸庞看到他放松的笑容,像一个孩子拿到想要的糖果。有一次,为一位奶奶翻身时,奶奶看到瘦弱的我,开玩笑地说“我有一百公斤,你翻不动,会把你压跨的”,我明白奶奶这是在心疼我,但是我微笑着说“没事,我的力气大的很”。常常我们要哄病人喝水、吃饭、吃药,他们就会像群孩子一样应答我们“好,我听话”。我感觉做好工作中的点点滴滴,一个微笑、一次握手、倒一杯水、都能带给病人带去温暖。

    一盏烛光虽然微弱,但仍然能温暖一颗心,盏盏烛光凝聚,就能照亮生命。一次夜班,一位急性脑梗塞的病人被救护车送到医院。当时病人发病3小时左右,正是溶栓的黄金时机,我们立刻给安排好床位,吸氧、抽血、心电监护、建立静脉通道,一系列措施井然有序,有条不紊。因为我们明白,时间就是生命,这是我们千百遍学习和练习的结果。危栓顺利进行了,而后续的病情观察、护理更重要。15分钟测一次血压,到半小时一次,再到一小时一次。病人生命体征稳定了,左侧肢体肌力由1级,逐渐地升到3级。那一夜,我奔波不已,各种情况都需要及时处理。记得早上下夜班后看手机才发现,我这一夜居然走了两万步。当焦急等候的家人流下了欣慰的热泪时,一刹那间,从未有过的激动募然涌上心头,所有的劳累和满身的汗水无法掩怖内心的喜悦。

    我们的工作虽然辛苦,日常护理也繁琐,却为医生的治疗供給了重要的助力,保证了每次抢救的顺利进行,对病人的顺利康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,维系着病人的健康乃至生命。这平凡的工作正如那盏盏微微烛光,虽然不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色彩,也没有耀眼闪烁的光芒,但我们为患者送去温暖,送去光明。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,同样能够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。

    就像党员为人民,为国家,为社会默默无闻,兢兢业业,从无怨言的服务着,努力着,拼搏着。回顾百年,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都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,成为自己奋不顾身的目标。

    这不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精神,贯彻的理念吗?是党筑起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光辉灿烂,每一位党员都在为中国添砖加瓦。我们也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,为群众的健康,为社会的繁荣,为美好的未来尽忠职守!让我们挑起肩上的重任,扎根护理工作,共建社会主义凯歌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“5.12  红心向党”演讲比赛三等奖    康复科   李映   供稿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上一条: 一颗红心向着党
下一条: 肩起天使的使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