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霍山县中医院官网!
您当前所在位置:网站首页 > 医院资讯 > 医院新闻

“疫”线守护 奉献最美

发布时间:2021-06-23 23:52:13 编辑:马贤芳 访问次数:3144 字体大小:

       截止6月23日17时,霍山县中医院医共体集团累计接种新冠疫苗人数突破4万人次!创下了两小时800人剂、半日(4.5小时)1752人剂、单日2800人剂全县最高记录,得到了群众和相关单位充分肯定,这其中,离不开许许多多坚守在疫苗接种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的辛勤奉献。

     “精确卡点”“精准施策”“精细分流”,不足以描述他们的智慧。“难不倒”“一查准”“零失误”不足以评价他们的专业水准。高效的组织统筹、细致的点位安排、有序的人员疏导、耐心的健康询问、精准的信息录入、可靠的疫苗注射、安全的留观巡视......一道道严密精准的措施筑起了中医院疫苗接种工作坚不可摧的壁垒。在广大群众的心中,他们无疑成为这个夏天最美的风景。

微信图片_20210623234852.jpg

       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副院长龚本友为此次疫苗接种的主要负责人,协调着各单位做现场管理工作。因为条件有限,龚院长从疫苗接种点的场地布局、各区域设施配置、人员部署、每一步工作都是亲力亲为,最大程度的保证此次疫苗接种的安全有序。早上七点钟,他就到达现场,统筹安排接种疫苗工作,除了要做好各环节的人员安排,更要不断回答广大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,一天下来,龚院长的眼睛里已经充满了疲惫,声音也变得沙哑,即便如此,他的脸上也洋溢着热情的笑容,他说:“都习惯了,刚开始突发情况比较多,有一些市民不明白接种流程,不了解注意事项等等这些问题,我们都要和他们讲清楚,讲明白,确保疫苗接种零失误”。

微信图片_20210623234858.jpg

       自新冠疫苗接种以来,为了保证疫苗接种有秩序、高效率的完成,每天最早到岗的是后勤保障人员,从刚进医院大门,就会认真为群众提供测量体温、扫健康码、有序排队、接种引导等服务,同时针对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,还要耐心解答,“手把手”指导,看似简单的工作,他们每天要重复几百上千次,往往一天下来,嗓子喊哑了,腿跑酸了,衣服湿了又干,干了又湿。特别是许峰同志,一天的疫苗接种工作结束后,他都会从门诊大厅到十五楼候诊区,把每一方便群众的座椅摆整齐,为第二天前来接种疫苗的群众提供方便等等,真的是哪里有需要,哪里就会出现他的身影,将后勤保障工作真真切切落实到每一个环节。

微信图片_20210623234904.jpg

        有一天早上来接种人特别多,警务人员佘浩同志在维持秩序过程中不小心手划伤了,他去拿了一个创可贴随便包了一下仍旧坚守岗位,叫他去急诊科处理一下伤口,他说没关系,小伤口,现在人这么多,我不能走。直到疫苗接种结束才去清创缝合,一看手指划了一道两厘米的伤口。

微信图片_20210623234846.jpg  

       不管是白天还是夜里,只要接到疫苗接收的通知,彭慧丽护士长就会立即到岗接收疫苗,每次仔细核对疫苗数量及信息,疫苗入库完成后才会安心回家。有时候往往到家已经是凌晨3点多了。第二天早上7点之前,她又得出门继续投入到接种工作中去。一天的接种工作结束后,她还要统计上报当天的数据,不敢有丝毫错漏,因此加班加点就成了常态。即使节假日,只要接种点不停,她也不能休息,当问到是否辛苦时?她总是说:“大家都辛苦啊,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,为了疫情防控,付出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。”

微信图片_20210623235257.jpg

       余发宏护士长是这次疫苗接种登记组的组长,她每天都是早上七点忙到晚上十点左右,被问到为什么不轮换休息一两天时,她说:“要担起责任,起好带头作用,而且这个工作确实很辛苦,你辛苦,你换别人,别人也会很辛苦,那还不如就自己多承担一点,毕竟我是从一开始就在做这个工作,比较熟悉,能给大家节约一分钟是一分钟”。

      上面讲述的瞬间,只是疫苗接种工作中的一部分,类似的故事还有太多太多,其实对于“种苗人”来说,每一个肯定都是他们消除疲惫的动力。每时每刻都沉浸在“战斗”模式的他们从不言苦、从不喊累,因为他们明白,这不是一个人的“战场”,也不是一个人一时的忙碌和辛苦,这是无数名“种苗人”日日夜夜同心协力、携手并肩在前行。

       每一滴汗水、每一句叮嘱、每一份付出、每一剂接种,只为早日构建起免疫屏障,让人民生命安全多一份保障!在此,我要向每一位奋战在疫苗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致敬,谢谢为爱坚守的你们!(余晓芹  供稿)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