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,尤其是肾功能已经开始逐渐减退时,除药物治疗之外医生通常建议患者要注意饮食控制,以保证足够营养摄入并同时最大限度减轻肾脏负担,从而延缓慢性肾脏病病情的进展。具体注意以下方面:
1 、优质低蛋白饮食延缓肾衰
肾功能减退患者必须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,基本原则是优质低蛋白饮食。其中 50%~60%必须是含有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,如鸡蛋、牛奶、鱼、瘦肉等动物蛋白;尽量少吃含植物蛋白丰富的食物,如玉米、面粉、大米等,因为这类
物质含有较多的非必需氨基酸,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。为了限制植物蛋白的摄入,可以采用麦淀粉代替大米、面粉做主食。给予低蛋白饮食应当个体化考虑,不同时期的患者蛋白的摄入量不同,尿毒症患者蛋白质的最低需要量为每日 0.4~0.5 克/公斤体重,其中优质蛋白占 50%以上,只有这样才能维持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。当病人肾功能处在早、中期损害阶段,即肾小球滤过率>25 毫升/分钟左右时,蛋白摄入每日每公斤体重为 0.6 克左右比较适宜。如患者经济条件允许,还应主张补充α-酮酸氨基酸制剂。对于有大量蛋白尿的肾病综合征患者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最好在 40~50 克。
2 、摄入高热量饮食
每天的热量应当不少于每公斤体重 35 千卡,消瘦者适当增加,肥胖者适当减少。为了摄入足够的热量,可以多食用植物油和食糖。如果感觉饥饿,可以进食红薯、芋头、马蹄粉、淮山粉、莲藕粉、苹果、土豆、地瓜、藕、南瓜、粉丝、
荸荠、菱角粉、荸荠粉、团粉等,含非必需氨基酸高的食品应限食,如硬果类及谷类等。如果是由于糖尿病所导致的肾衰,则要适当控制含糖物质如米面等的摄入量。
3 、多食维生素丰富的食物
肾衰患者常常有恶心、呕吐、纳差、厌食等胃肠道症状以及饮食控制,进食量减少,摄入不足,加上分解代谢增强,透析过程中也会丢失一部分,患者体内的维生素明显不足,尤其是水溶性的维生素 B 和维生素 C、叶酸等,需要适当补
充。因此,患者必须多进食含这些物质丰富的新鲜蔬菜和水果,或给予片剂口服。
4、适当补充矿物质
大多数慢性肾衰患者均存在或多或少的电解质紊乱,如低钙、高钾、高磷等,在进食的过程中,需要根据血液检测的结果适当做出调整。①有水肿、高血压、少尿的患者要采取低盐饮食,每天的食盐不宜超过 3 克(包括味精、酱油等调味
品中的钠盐),其他患者不必严格限制。②血钾高时,应限制含钾食物,避免食用果汁,慎重选用蔬菜及水果,如香菇、 菜、花菜、菠菜、空心菜、竹笋、胡萝卜、番瓜、荠菜、番石榴、枇杷等,并避免生食蔬菜;烹调时,食物先以滚水
烫过、可减少钾的摄食量。③另外,由于慢性肾衰患者均存在高磷状态,必须采用低磷饮食,每天摄入的磷不宜超过 600g,理想的饮食应提高钙含量、降低磷含量。含磷较高的食物如奶制品、汽水、可乐、酵母(健素糖)、内脏类、干豆类、全榖类(糙米、全麦面包)、蛋类、小鱼干等应谨慎避免多食,食物烹调前应先烫过;含钙丰富的食品有牛奶、绿叶蔬菜、芝麻酱等。烹调鱼和瘦肉时,用水煮一下捞出,再进行热炒,能够降低鱼、肉的含磷量。④透析患者容易出现铝超标,过多摄入铝(如抗酸药氢氧化铝)会引起铝中毒,产生痴呆或加重尿毒症性脑病,必须加以限制,平时应尽量不使用铝锅烹调食物。
5、饮水要适量
饮水多少也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。如果合并有尿少、水肿、高血压、心衰等,必须严格控制进水量;透析病人也要控制饮水,以免导致体内大量液体积聚,加重水肿、心衰,或出现水中毒,液体的入量要根据排出量
而决定。如果尿量在 1000ml 以上,不存在水肿、高血压、心衰等并发症,则不必限制水的摄入。患尿路感染之后,为避免和减少细菌在尿路停留与繁殖,患者应多饮水,勤排尿,以达到经常冲洗膀胱和尿道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