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看到一篇保健的文章,老人云:“春捂夏凉秋冻冬藏”是很有道理的啊!
春要捂:春季的特点是冷空气活动频繁,气温忽升忽降,人体调节功能一时难以适应,就容易发生感冒、呼吸道疾病。因而,适度“春捂”能够避免寒气入侵人体、有效地防病保健。尤其是春天的清晨与夜晚,气温往往较低,应多穿些衣服,盖厚点的被子。
夏要凉:夏季气温高、湿度大、日照强烈,因此夏季养生最重要的是防“火”。夏天人们喜欢避热趋凉,如饮用冷饮、开空调,风寒可能乘虚而入,所以夏季的早晨吃上一两片生姜能够驱寒防湿,增强身体健康。
秋要冻:秋季气温逐渐下降,昼夜温差加大,空气湿度减小,天气变化快。所以适宜的“秋冻”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,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,增加产热,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。同时,秋天气温尚不稳定,暑热尚未退尽,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,一旦气温回升,出汗着风,很容易伤风感冒。
冬要藏:冬季气温低,多强降温、冰冻等天气。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是“藏”。另外人们多吃“上火之物”,易出现内热,所以适当吃一些萝卜之类的祛燥食物,对身体会有益处。
中医认为人的机体和自然环境是要相互适应的,要掌握气候的特点这样也是可以避免外邪的侵犯的。预防是关键啊!(药房 潘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