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霍山县中医院官网!
您当前所在位置:网站首页 > 养生保健 > 养生保健知识

中药降压药引

发布时间:2012-03-12 09:24:38 访问次数:3985 字体大小:

1.罗布麻:味淡涩性惊,平肝降压、清热利尿。

2.稀莶草:味苦性寒,祛风通络、清热降压。

3.夏枯草:味辛苦性寒,清肝、散结、化痰、降压。

4.钩藤:味甘性微寒,清热平肝、息风止痉。

5.杜仲:性味甘温,补肝肾、强筋骨、安胎降压。

6.决明子:性味甘寒,清肝明目,润肠通便,降低血脂及血压功,防止血管硬化。

7.石决明:味咸性寒,清肝明目、平肝潜阳功效。

8.茺蔚子:味甘性微寒,活血调经、凉肝明目、降压。

9.青木香:味辛苦性微寒。

10.地龙:即蚯蚓,味咸性寒,降压。

11.葛根:味甘辛性凉,改善头晕头痛、肢麻、耳鸣。

12.生槐花:味苦性微寒,降压及改善毛细血管脆性。

13.黄苓:味苦寒,使血压降低,改善头痛、胸闷、烦躁等症状。

14.山楂:味酸甘性微温,消食化积,活血降压。

15.淫羊霍:味辛甘,性温,补肾壮阳,祛风湿,降压。

16.吴茱萸:味辛苦、性热,疏肝下气,散寒止痛。

17.梧桐:味辛苦性凉,祛风湿、降压。 

18.丹参:丹参祛瘀止痛、活血通经,具有扩张血管、抗血栓形成、改善微循环作用;葛根解肌、升阳、生津,具有降血压、减慢心率、扩张冠状动脉、降低心肌耗氧量、改善微循环及心、脑血液供应等作用。

19.生地黄能清热凉血,养阴生津,生地黄对心血管系统有较强的生理活性。

20.三七活血散瘀,对心脑血管起明显内皮素拮抗剂作用,起到扩张血管,增加心肌血供,减慢心率,降低心脏负荷,降低心肌氧耗和提高心肌供氧利用率作用。

21.昆布具有补钾排纳功效,降压作用温和,降压效果确实可靠。将众原料相伍,可共奏滋阴益肾、镇肝息风、稳血压、通血管防并发之功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